编者按:随着视频时代的到来,大量视频内容涌入互联网,在YouTube这类视频网站上也随之出现了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。尽管Facebook和YouTube都纷纷推出了DeepText和Content ID等AI审核机制,但要准确处理这些繁杂的内容,人工审核员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存在。

  据统计,在YouTube上,全球范围内每分钟的视频高达500小时,人工审核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。其中,在谷歌位于奥斯丁的审核师主要负责审核具有暴力色情等极端视频,在这些极端视频内容的持续影响下,不少人罹患PTSD、长期焦虑等精神问题。

  YouTube在今年初,将内容人工审核团队大量裁撤,全部替换成为AI进行内容审核。

  所以,今年4-6月整个第二季度里,YouTube线上的所有视频,都是由AI进行官方的内容审核。这也是YouTube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一季度,没有人工审核员参与内容初审。

  这一大步跨越,带来了不小的后果,YouTube在近期叫停这项举措,并且大批返聘在年初解雇的人工审核团队。

  AI替换人工:下架视频数创纪录

  AI审核被叫停的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AI审核的规则相较于人工,更为严格,甚至会导致误伤。

  根据Google在定期的透明度报告中提到:在2020年AI接管内容审核的4-6月中,共有1100万个视频被AI标记违规并下架,这些视频主要来自于美国、印度和巴西。

  但是,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里,被鉴定违规并下架的视频,仅仅只有660万。而 从人工换成AI之后,被下架的视频数几乎翻了一番。

  因为AI审核遭下架的视频,占全部下架视频的95%

  

  在被AI下架的1100万个视频中,多数为色情、虚假、涉恐犯罪类型,但是也有不少是误伤。

  其中,就有32万个被AI标记下架的视频提出了申诉,最后近半数都通过二次审核,并重新上线。而在过去,进行申诉的视频,只有25%左右可能重新上线。

  YouTube的审核AI,以一己之力,让YouTube的播主们瑟瑟发抖,花更多时间自查内容,一时间怨声载道让YouTube头疼不已;大量的申诉,还给YouTube团队,增加了不少重新审核的工作量。

  人工再上位:时机尚未成熟,AI仍需努力

  在年初YouTube裁减人工审核团队前,全职或外包的审核岗位多达10000个。

  这些人工审核员分布在Google的全球办公室,或是外包供应商的各个办公点。

  万人团队:巨大运营成本

  人工审核员的岗位要求并不低,比如要负责中东地区的内容审核岗位,需要掌握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方言语系,并对中东地区上传视频进行审核,以便及时标记出涉及恐怖、暴力、煽动内容的视频。

  这样的工作,每周需要审核500小时以上的视频,初级岗位的薪水可以达到18.5美元/小时,年薪可达37000美元左右。

  再资深的内容审核岗位,需要掌握一些的法律知识,不仅能得到Google全职员工的待遇,还可以获得近100000美元的年薪。

  从菲律宾的青年外包工人,到湾区的风控运营,

  都在内容审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

  风光的背后,Google也同时在承担着不小的成本,这也导致了在今年疫情之际YouTube对人工审核岗位的裁撤。

  这次返聘YouTube也提及:疫情让人工审核成本变高、难度加大。当初迫不得已,必须在人工干预不足和AI过度干预两者之中,选择了AI。

  人工审核:边缘职业身心俱疲

  内容审核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,不仅每周有固定的工作指标,还要长时间面对儿童色情、暴力、恐怖类型的画面,往往也会让人身心俱疲。

  《华盛顿邮报》《财富杂志》等美国主流媒体均对内容审核员这一职业,做出过深度报道。接受采访的内容审核员,无一例外都表达了这份职业,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。

  《财富杂志》用带着防毒面具的审核员,

  比喻审核工作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

  媒体的舆论影响也敦促了科技公司对这类岗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,比如限制每周观看不适视频的时间上限、定期的心理治疗等措施。

  人工还是AI:不用着急下定论

  人工审核的支出、对人心理的伤害、机器学习的技术进步,这些都推动了近年各平台对自动化内容审核的研究和快速应用。

  AI虽然有一定的误伤几率,但是在对违规内容的审查中,的确展现了超过人工审核的高效。

  YouTube首席产品官Neal Mohan向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回应人工审核重回岗位时,提到了一组数据「被AI标记删除的1100万个视频中,超过50%的视频,在没有用户播放前就被下架;超过80%的视频,播放10次以内就被下架。」

  YouTube作为大规模用AI代替人工的先行者,势必会踩坑,但同时也为其他公司甚至全社会,指明了人与AI协同关系中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。

  这样的实验虽然折腾,但着实有必要。这需要公司有吃螃蟹的精神、承担舆论非议的勇气和快速善后的决心。同样开放透明的数据,也让媒体和社会在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,有更多的共识和信心。

  谁知道写文章的我,是不是个AI呢?

  

  The Verge:《YouTube brings back more human moderators after AI systems over-censor》、《THE TERROR QUEUE》Fortune:《Why Thousands of Human Moderators Won’t Fix Toxic Content on Social Media》华盛顿邮报:《Content moderators at YouTube, Facebook and Twitter see the worst of the web — and suffer silently》Wired:《As humans go home, Facebook and YouTube face a coronavirus crisis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