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几年,“网红”一词几乎成了B2C品牌的代名词:美妆达人带货口红,健身博主推荐能量饮料,生活方式创作者种草家居好物。很多人因此误以为网红营销只适合消费品,而与B2B业务关系不大。
事实正好相反。海外网红营销在B2B场景中同样能发挥巨大作用。只不过,这里的“网红”往往不是时尚达人,而是行业专家、顾问、播客主持人、科技意见领袖。他们可能粉丝不多,却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拥有强大话语权,能直接影响企业的采购决策。
接下来,我们用5个真实的B2B案例,看看这些品牌是如何借助海外网红营销实现增长的。
案例一:通用电气用创作者讲好“硬科技”故事
通用电气(GE)长期给人“科技巨头”的印象,但如何让年轻一代真正理解它的创新能力?他们选择了让创作者参与。
GE邀请Instagram与Twitter的科技博主参加“Instawalk”活动,实地探访其航空设施。创作者们用图片、视频和文字,将复杂的工程技术转化为易懂的故事,甚至用幽默的叙述和互动话题标签吸引了更广泛受众。
最终,这场活动吸引了 350万独立观众,带来 20万+互动 和 3000+新粉丝。复杂的科技话题因此被生动化、可视化,GE也借助创作者的声音完成了一次品牌“年轻化”。
案例二:SAP把播客做成思想领袖内容
作为企业软件巨头,SAP在海外网红营销上的尝试同样令人印象深刻。它推出播客 《科技未知》,邀请行业专家做嘉宾。这些嘉宾本身就是各自领域的意见领袖,带着精准的听众群体走进节目。
结果是双重加持:播客内容既专业又贴近行业热点,同时还能借助嘉宾的社交网络扩散。某一季播客的下载量相比上一季增长了 66%,远超同类行业播客的增速。这让SAP不仅获得了流量,更巩固了其科技思想领袖的地位。
案例三:TrueLook在小众市场也能找到创作者
建筑工地监控摄像头听起来是极小众的产品,似乎没有所谓的“网红资源”。但TrueLook与代理公司Zen Media合作,硬是在社交平台上找到了与建筑、安防领域相关的创作者。
他们最终锁定3位合适的博主,在Instagram、TikTok和YouTube进行合作。结果触达 50万人,获得 2400+互动,更重要的是带来了 548条新线索。这证明了即使在再小众的B2B市场,创作者也能成为精准的触达渠道。
案例四:戴尔用数据研究打造行业话题
戴尔科技与TopRank Marketing合作,发布研究《数据悖论》。为了让更多业内人士关注,他们找到8位科技专家和意见领袖参与传播,并设计了电子书、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。
结果,戴尔的社交渠道点击量和互动量显著提升,活动相关页面的浏览量超过 8000次,比之前增长 276%。更关键的是,创作者的专业身份让研究成果显得更可信,帮助戴尔在拥挤的科技市场中保持思想领袖优势。
案例五:TikTok用小企业主做真实代言
TikTok自身也是一家B2B公司——它需要吸引广告主和商家入驻。为此,他们策划了一场特别的海外网红营销活动:邀请真实的小企业主录制短视频,讲述自己如何通过TikTok获客和卖货。
这些视频发布在平台的“小企业”页面,并被改编成广告。真实的小企业故事,比品牌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。结果,这场活动获得了 3200万次观看 和 200万点赞,还让“小企业”页面新增了 40万粉丝。
最后说说
从通用电气到TikTok,从科技播客到建筑安防,这些案例都说明:海外网红营销并不仅仅属于消费品世界,B2B同样能借助它放大品牌声音、建立信任和获取高质量线索。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专家型创作者,让他们以真实、专业的方式讲述你的故事。
映马传媒(InsMark)—一家立足中国、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海外红人营销服务商,致力于为跨境品牌提供一站式全球红人营销解决方案。
公司始终以“服务成就增长,专业决定效果”为理念,打造标准化流程与高度可控的项目机制。提供定制化内容策略,适配美妆/3C/APP/时尚/宠物/母婴/家电/综合平台等超100个细分品类。
映马传媒是TikTok官方MCN机构,更是TikTok资深生态合作商,多次帮助TikTok完成全球拉新与内容生态搭建。7年服务超500+出海品牌,并长期与泡泡玛特、Temu、Anker、完美日记(Perfect Diary)、阿里巴巴、JMGO、CamScanner、Ulike、Govee等知名一线出海品牌合作。涵盖北美、欧洲、东南亚等重点市场,覆盖TikTok、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等主流平台。